(圖/Netflix)

 

Netflix 韓劇《苦盡柑來遇見你》以細水長流的敘述,講述了一家人在濟州島的歲月裡,如何在苦難中彼此扶持,也在時光中學會說愛。

 

《苦盡柑來遇見你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不是高聲的爭執或轟烈的愛情,而是那些細膩、靜靜流動的台詞與畫面。其中有幾首詩特別令筆者十分動容,成了整部劇最深的情感注腳。

 


▍「我10歲失去媽媽,她29歲留下三個子女。我滿29歲時,哭得像是又回到了10歲。」

 

這首《我們變成同齡那天》出自吳愛純詩集,也是她內心情緒的凝結。
很多觀眾在這裡潰堤,因為這句話描寫的,不僅是失去母親的悲傷,而是當我們踏入父母的年紀,才真正理解他們當年的不容易,也看見了自己從沒被安撫過的那個孩子。

 

劇中的愛純,29歲時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,也正承受著生活的各種壓力。就在那個階段,她的情緒悄悄崩潰,像是時光倒流,回到那個還沒學會堅強的十歲。
這首詩打中很多人,是因為我們也曾這樣——長大了,卻總在某個年紀突然發現,此時最想說的話竟然時「媽~~」

 


▍「每天看到心愛的人回家,從他早上出去的門走進來,天天都是奇蹟。」

 
愛純的丈夫寬植,是一名船長。每天清晨他就出海,風雨無阻。
他不擅長表達愛,但卻用最實際的方式守護家庭:把珍貴的魚留著帶回家、總是悄悄把碗中的菜夾回去給老婆孩子吃、為了孩子們賣掉漁船房子,每當看見愛純笑的時候會喜歡問她說「你開心嗎?」,因為她的快樂就是他的滿足。

 

那些日常裡看似理所當然的歸來,其實都是命運中最溫柔的奇蹟。
在外打拼的父親、默默張羅一切的母親、每天準時開門的伴侶……當我們年紀漸長,才越來越懂:那些平凡的日子,從來不平凡。

 

▍「千萬到巨浪拍打,千萬陣強風踐踏,但是有顆岩石依然屹立,任憑風吹雨打從未風化,常存在我心中。

 

愛純高一參加作文比賽時,創作了一首詩《濟州》,寫下對媽媽的思念,這顆在他心中屹立的大石就是媽媽。
這段情節沒有戲劇化的眼淚,卻道出了最深沉的思念。
對許多觀眾來說,那顆「大石」,或許也代表了自己生命中那位無聲守護、始終撐著我們的人。他們的身影,也許淡了,但從未真正離開。
 

▍不要躺著動也不動,起來跟人生拼到底。

 

這句話是愛純的媽媽,在她小時候曾說過的一段話。
「身體累到一個程度,會連哭的力氣都沒有,要是哪天你覺得日子辛苦到撐不下去了,不要躺著動也不動,起來跟人生拼到底,拿毯子出來狠狠地用腳踩洗,去菜園整地或打零工賺錢,告訴自己你不會死,而且不論如何一定要活下來,要使勁吃奶的力氣,你就能掙脫暗潮。」
沒有溫柔的安慰,也沒有甜言蜜語,只有一句句強悍又真實的教誨——去洗毯子、去整地、去掙錢,因為活著不是等好運,是拼出來的。

 

這句話代表的是那一代母親的精神。她們從不喊累,卻一肩扛起整個家庭的重量。
而愛純,也正是在這樣的教導與身教中成長起來。她的堅韌,不是天生的,而是被生活一點一滴打磨出來的勇氣。
 

▍你藏在心裡一輩子的話,就是你人生中最好的一首詩

 

《苦盡柑來遇見你》不只是一部家庭劇,它更像是一部關於「靠近」與「理解」的作品。
愛純一家,還有整個村落的人們——海女阿姨、房東夫妻、村民們——在艱難的生活裡彼此拉著一把,一起往前走。

 

劇中的每一份愛都不張揚,卻長年累月地滋養著人心。
讓觀眾想起自己的家人、想起那些曾為我們付出、卻從沒開口說愛的人。
也許看完這部劇,你會突然想起爸爸出門時的背影、媽媽為你多煮的一碗飯、某個人默默為你補上的缺口——那些愛,沒說,但從未缺席。
 

▍想說「謝謝你一直都在」,不如從一份實在的心意開始

我們總以為等有時間、有金錢再說感謝,但對他們來說,最珍貴的從來不是「你送了什麼」,而是「你有沒有放在心上」。
蝦米工坊的布包禮盒就是這樣一份心意。
不是華麗鋪張,而是誠意滿滿的台灣味。
  • 使用3種深海鮮蝦製成:火燒蝦、劍蝦、胭脂蝦
  • 非油炸製成,蝦味濃郁鮮香酥脆,最適合闔家品嚐
  • 附贈DIY配件,可輕鬆製成小布包,實用又環保
送給爸媽、伴侶、或那個從沒機會說「謝謝」的人,剛剛好。